
关于教师述职模板汇编八篇
教师述职 篇1伴随着平凡而忙碌的每一个日子,悄悄的数过来,从教之路上我已经走过了十一个春秋,,回顾过去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虽然苦乐参半,但无怨无悔。
为提高自己的教育管理的理论水平,我不断归纳我班主任工作的心得体会,写了《没有不合格的学生》、《班级管理的核心爱与真诚》、《改进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社会交往素质》等教育论文,获各方好评。
思想政治课是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学科这就是我对政治学科的理解。我尽可能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递信息和知识,将枯燥的政治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的课堂语言,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我深入浅出、活泼幽默的授课风格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任现职以来,我每学期任初三级四个班政治课,每周12节课,教学成绩十分突出,我所任教的班级连续五年保持了全市统考及中考平均分的全镇第一名,合格率保持在80%以上,优秀率约为30%左右,受到了镇教育组的通报表扬。我所任教的学生刘佐梁、刘慈华等人考上了金山中学;赵端标、刘谨英、贝朝雄等数十名同学考上了潮阳师范或潮阳一中;赵庄豪、庄健秀、詹宏源等上百名同学考上了潮阳二中。张毓珍、刘哲尊、周昭雄等学生已从潮阳师范学校毕业任教于本镇,为我市的教育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我深知自己现在教学水平与一位优秀老师的标准还相差很远,但我相信,通过学习、操作,再反思、总结,然后再学习、操作,这样不停止、不放弃的学习,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取得进步,教出一批批优秀的小学生,实现一名教师一生不朽的价值。
谢谢!
报告人:张林
二00九年十二月
教师述职 篇2我xx年xx月毕业于江苏省扬州大学,取得现当代文学硕士学位,同年8月到清华附中报到,正式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也许是性格使然,我并不是一个善于和学生较劲的老师,更没有控制他们的意愿,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对班级的管理,我都更愿意跟学生平等共处,在一种温和宽松的氛围中求得相互的进步与发展。尊重学生的需要,相信他们的能力,不轻易抹煞、扭曲、置换学生的积极性,也无意于树立一面唯老师论的大旗,是我自为人师以来时时提醒自己,并且时时实践着的。我希望多年以后我的学生在回眸高中生活时,不至于抛出诸如暗天无日之类的断语;我希望他们倾向于以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还希望他们每个人都勇于坚持、敢于言说自己合理的意见,同时并不吝惜向他人展露求同存异的宽容笑颜;我更希望每当他们提笔为文时,心中仍然会对语文保有一份温情的怀念。
教学单元:
大概是因为很想对自己刻苦的学生时代有个交待,我把教学看得很重,如何备好课、上好课一直是我心里的重头戏,任何时候,都不肯懈怠。一堂课上下来,感觉好的话,整整一天,我都会欢欣鼓舞,反之,则萌生羞见江东父老的沮丧。细细想来,我最在意的是课堂上学生对我的呼应程度,为此,我竭力回避那种自说自话的讲课方式,对唤醒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启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自觉,从而点燃他们对语文的兴趣,表现出了由衷的热情:
一曰,文本参读。
文本参读即是以课文为本,据其内容、体裁选出与之相关的其它篇目,作为导入语、或者作为开阔学生视野的一扇窗户,引入到教学过程中。通常在两种情形下,我比较偏向此种方式:
一是文章中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分析式的语言又往往表现的力不从心;
二是一些老话套话,不说不行,直说又淡而无味,不如用其它文本来诠释,反倒能酝酿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同时也颇符合中国文学含蓄的风度。我个人以为,仅在给学生一个自己看书的由头这一点上,文本参读就很有意义,再往深里说,文本参读一方面可以省却教师生硬的讲述,转而倚重于学生自在的感悟;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作者的人生境界,理解文章包含的思想感情。
我相信坚持这种方式,将打破课内与课外的深重隔阂,让学生嗅到来自外界的驳杂声音,而不只是在经典的背景上辗转反侧。值得欣慰的是,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看书的积极性果然在逐步提升,校图书馆借不到的,还请我帮忙到大学图书馆去借。
二曰,减少概念化内容拉大具象空间。
很偶然的一次,我讲徐志摩,临时改变计划,把其人生颇具人性化色彩的一面和盘端给了学生,没想到,学生反响强烈,还希望我以后多讲这样的内容。我当时很受触动,以前我虽然对言必称考试的课文解析语言、以及据高考模式分向考察课文,一一拷问出所谓终极结论的课文处理办法,不以为然,但毕竟没有明确的反驳办法,关键时刻,是学生提示了我,可以柔情似水,为什么要冷若冰霜?
李白的很多诗,是在抒发对壮丽河山的无限热爱,但这绝不是说诗中蕴含着的只有热爱一种感情,或者还有失意,有失意下的“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再说人,李白是生性不同凡响,但这并不妨碍他受到前辈夸奖即飘飘然如在云端。无论是分析诗文还是了解作者,从感知人性的角度切入,不是更容易引起同样有喜怒哀乐的学生的共鸣吗?高一学年期末考试,我教的一个班文言文阅读一项在全年级普通班中名列前茅,这更坚定了我前进的勇气。
三曰,组织小组活动。
所谓动静相宜,一味高蹈,也会产生审美疲惫感,适当地安排一些小组活动,就好像饱读诗书后的下笔为文,是一种很好的练兵方式。一方面可以在组内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一方面又能在组与组之间产生竞争意识;另一方面还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并且暗喻着自主学习的生机。通常我会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两个组作为一个单元,接受一项工作,比如一个找典讲古、一个划出写景层次、一个品味词语的形象色彩,如此,单元之间,各个不同,又互相补充;单元之内,两个小组各显神通,都试图让全班大多数接受自己的意见。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讲效率也重节奏。尤其是学生在其间表现出的非凡的创造力令人振奋。
四曰,语言能力训练。
从长远的意义上说,学语文就是为了写文章,而文章的好坏与语言关系很大,因为人人的生活大同小异,能出彩,也就是在语言上。目前,我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是从这几个方面展开的:
其一,根据文意提炼词语。一句诗,或一段文字,讲课中,我会要求学生仔细地含咏,然后选择合适的词语来描述其中蕴含的感情;
其二,填词。我选择了几个素来讲究语言的作家,比如萧红,比如阎连科、蒋韵,从他们的作品(主要是小说)中摘取一些段落,碰到出人意料而又理直气壮的用词,我就留出空白,让学生来补充。等每人都有个大致的想法后,我再推出作者的用词,在激烈的碰撞诱发的欣喜的惊诧中,引发学生的思考。
其三,仿句练习。要求学生仿照例句的格式,写自己的话,最终从模仿走向创新。我的这些努力正在唤起学生语言的新生,我带的两名99级学生,她们的同题文章已经发表,两名00级学生也在 ……此处隐藏7045个字……7
我是因为喜欢才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所以我的工作态度是积极的、主动的,从执教的第一天起,就要求自己的举止行为要更加规范,因为从今以后我将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一批人.即我所教育对象的未来,我要对他们负责。
在职业活动中,我把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就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热爱学生包括尊重信任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只要是我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对性格孤僻的学生,更多给以热情帮助。意图使出他们恢复自信,走出自我评价的误区。人的感觉是相互的,教师的真诚学生是能感受到的。平时我与学生平等相处,鼓励他们谈自己的想法,尽量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交流的习惯。我坚信:只有当学生接受了你这个人,才可能以主动的态度接受你的教育,述职报告《最新教师个人述职报告》。
尽到教书育人的职责,光有爱心是不够的,还要勤奋钻研、科学施教。教育活动有其客观规律,正确运用教学规律,能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这个规律的核心便是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靠自己不断地摸索才能得到。记得我做学生的时候,很多的同学都是勤奋好学的,但总不乏努力不见成效的例子,分析下来,就是学习方法不得当吧。从那时起,我就想以后去做老师吧,把好的学习方法介绍给别人,让更多的人受益 。然而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实施这项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因为学生有惰性,懒得自己看书理解,哪怕再简单的东西,他也希望你讲,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自己获取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未来的社会是一个不断更新的社会,要立足于之,就必须不断地学习,获得新知识,充实自己,换句话说,在学校学的那些具体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要给学生的是一种能延续的东西,这就是能力,那么,无论什么时候,无论哪个领域的知识,只要他想学,都不会觉得无师的困惑。
科学施教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地完善自身、提高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因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他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开发,提的问题自然就多了,面也广了,所以不管工作有多忙,坚持反复钻研教材,大量阅读参考书,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我想,作为教师,知识面越广,自己的感觉也好,学生对你的感觉也好。
教育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但我相信,只要乐岗敬业,定会有所收获。我的精神生活中将会有一份常人无法比拟的欢愉。
教师述职 篇8还未来得及惊呼,xx年便裹挟着冷冷的寒风即将呼啸而过。时光列车看似站站停,却又站站不停,只有不停往前跑往前奔往前不断的前进,无暇回顾,亦没有时间哀叹。这一年,我做了些什么?
已是xx的最后一天了,回顾这一年的自己,无限感慨,有哪些事情是让自己满意的,又有哪些事情是我自己不满意的。尼采说过,每一个不曾飞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把这句话稍稍改动,写在了班级的黑板上,作为警醒,日日让学生也经受这样的潜移默化:每一个不曾努力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那么,我又做好了些什么?我又没做好些什么?每年都是那么匆匆,每个学期都是那么忙碌,每个阶段都是这样无暇回顾自己,也每每在年末,回首即将过去的一年时,便会惊觉,啊,如此之快,怎么刚还是年头,还未眨眼便已是一年匆匆而过至年尾,我的时间,远远不够用,要么就是这些年来,对于时间的掌控能力,我还是没有把自己训练出来,我所获得的个人的进步远非我自己所期待的,我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刚刚过去的xx的下半学期,除了常规的教学工作,集体的项目比赛——一场7人的舞蹈,一次12人的朗诵比赛,再有一个40人的合唱比赛,就将我所有的工作教学之外多余的时间填满,外加一个班级的管理、带领和日常的常规工作,使得我每一天都异常的忙碌,每一天都不闲着,也特别的充实,生命的厚度因为这样的忙碌而日渐累积。
关于比赛——所有的比赛都是区级的比赛,自然不敢怠慢。舞蹈集体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选曲目自己选服装自己编排,我把的是质量关,舞美以及整体的效果。在无数次的排练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积极了起来,在美的享受中,自己也充分感受到了艺术的美的熏陶,在比赛中更是将这种美发挥到了极致。
朗诵的12个同学是初一年级各个班精选出来的。因为时间对不上,只能利用每日放学后的半小时进行合排。好在,所有的同学都很配合,无论是背诵,还是造型等等的编排都很顺利。
最费时间的是40人的合唱项目,从9月下旬开始,一直延续到了12月份比赛。时间拉扯的越长,过程也就越是煎熬。而在比赛的前两周更是,天天中午集中排练,不是高声部,就是中声部,不是前两个声部,就是低声部,反正轮番排练,遇到拓展课就合排,还占用了比赛前的三个周五的下午进行加排。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非常的配合,自然效果也非常的好。训练的辛苦不在话下,却是谁也不退却。掌握不了比赛的结果,但是我们可以掌握训练的过程。不以比赛结果为前提,只问自己,在过程中我们尽力了没有?有没有做到最好的自己了?一次合唱比赛,从开始的选曲,到高中低声部人员的安排和确定,再到曲子的反复推敲和吟唱,声部的配合起来,着实要花好多好多的时间。也确实费了很多很多的时间,打磨向来都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精雕细琢才会出好作品。我们最缺少的就是时间。现在的学生,学业繁重,还要再匀出时间来参加训练和比赛,委实不易。我尽量提高训练的质量,以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事实证明,我们所有的努力付出,都是看得到结果的,因为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自己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变得更自信了,变得更会欣赏美丽的声音了,变得更能团结合作了,这个就是最大的进步了。无论何时,超越自己,都是一件很挑战也很让人兴奋的事情。过程完美了,还会在乎结果吗?
关于班级——班级虽然只有24人,却因为大多是男孩,无端的多了很多调皮捣蛋意想不到的插曲,好在这个班级是我一手从预备带上来,还比较好管理,怎么说也是在天天进步。从预备到初一,如同一个风水岭一道坎,把学生从不懂事到懂事,愣是划分了一条很明显的界限,让人感到欣慰。
而xx上半学期的艺术节,亦是在暑假即将来临之前的6月27日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最喜的就是,大家一起努力,然后看到一个非常好的皆大欢喜的结果。一件事情,如果大家都认真做,复杂的事情也会变得很简单。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每个人都做好自己,还有什么难事儿能来阻碍我们?我喜欢工作中这样的一种状态,让人感到无间隙的和谐与美妙,大家都有同一个目标去追寻,各自着各自的努力,来成就同一种结果的美好。工作给予一个人的成就感远非只是仅仅把工作做好而已。
除此,因为个人爱好码字,工作之余不停笔耕,一年下来竟也有了让自己稍稍惊讶的结果。据自己不精确的统计,光是教学之余对于工作对于生活的感悟文字差不多写了10万3千字左右,对于这一年看的书,写的书评文字差不多约在15万4千字左右,加起来的文字总共26万左右,包括平时被发表的被推荐到新浪首页的文字。除了把这些文字可以编成两本书之外,我们班级也将制作出一本班级书,将一些文字写得好的学生的作品自编一册,预备的时候已经编了一本书了,以后初二初三也会有自己的班级书,等到学生毕业,这将是一份给予他们初中生活最好的成长礼。



